名传千里· 悦耳动人

当前位置: 首页>汉语词典>

七言律诗的意思

搜索 重置

七言律诗

更新时间:2023-11-07 23:24:41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删除!
拼音:qī yán lǜ shī

词语解释

诗体名。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平仄﹑对仗及用韵,都有一定格律。

引证解释

⒈ 诗体名。每首八句,每句七字,平仄、对仗及用韵,都有一定格律。

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评》:“唐人七言律诗,当以崔顥《黄鹤楼》为第一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将这题目誊好,都要七言律诗,明日贴在墙上,他们看了,谁能那一个,就做那一个。”
亦省作“七言律”。 元杨载《诗法家数·律诗要法》:“五言律难於七言律,七言下字较粗实,五言下字较细嫩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八回:“我这里有《王摩詰全集》,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,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。”

网络解释

  •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,简称七律,属于近体诗范畴,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、对偶的新体诗,至初唐沈佺期、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,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。其格律严密,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,由八句组成,每句七个字,每两句为一联,共四联,分首联、颔联、颈联和尾联,中间两联要求对仗。代表作品有崔颢的《黄鹤楼》、杜甫的《登高》、李商隐的《安定城楼》等。
  •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obaoqiming.com/cidian/129938.html

    最新词语

    热门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