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传千里· 悦耳动人

当前位置: 首页>诗词>宋词三百首>水调歌头·游览
搜索 重置

水调歌头·游览


年代:宋代   作者:黄庭坚   水调歌头·游览音频播放   更新时间:2023-10-22 19:30:07

瑶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。
溪上桃花无数,花上有黄鹂。
我欲穿花寻路,直入白云深处,浩气展红霓。
只恐花深里,红露湿人衣。
坐玉石,敧玉枕,拂金徽。
谪仙何处,无人伴我白螺杯。
我为灵芝仙草,不为朱唇丹脸,长啸亦何为。
醉舞下山去,明月逐人归。

宝宝起名网提醒您:赏析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!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obaoqiming.com/songci/334.html

拼音版

yáocǎo
chūnlíng
shàngtáohuāshù
zhīshàngyǒuhuáng
chuān穿huāxún
zhíbáiyúnshēnchǔ
hàozhǎnhóng
zhīkǒnghuāshēn
hónglòushī湿rén
zuòshí
zhěn
jīnhuī
zhéxiānchǔ
rénbànbáiluóbēi
wéilíngzhīxiāncǎo
wéizhūchúndānliǎn
chángxiàowéi
zuìxiàshān
míngyuèzhúrénguī

译文

瑶草一何碧,春入武陵溪。溪上桃花无数,枝上有黄鹂。我欲穿花寻路,直入白云深处,浩气展虹霓。只恐花深里,红露湿人衣。瑶草多么碧绿,春天来到了武陵溪。溪水上有无数桃花,花的上面有黄鹂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,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,彩虹之巅展现浩气。只怕花深处,露水湿了衣服。

坐玉石,倚玉枕,拂金徽。谪仙何处?无人伴我白螺杯。我为灵芝仙草,不为朱唇丹脸,长啸亦何为?醉舞下山去,明月逐人归。坐着玉石,靠着玉枕,拿着金徽。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,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。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,不为表面繁华,长叹为了什么。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,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。

背景

此词为黄庭坚春行纪游之作,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谪时期。黄庭坚曾参加编写《神宗实录》,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,后来又被诬告为“幸灾谤国”,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。

注释

1
瑶草:白草。
2
武陵溪:指代幽美清净、远离尘嚣的地方。郡名,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。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遇白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。
3
枝:一作“花”。
4
倚:依。一作“欹”。
5
金徽:金饰的琴徽,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。这里指琴。谪居人间的白人。
6
螺杯: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。
7
灵芝:菌类植物。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,故称白草。

赏析

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,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,描写神游“桃花源”的情景,反映了他出世、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,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、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。

上片词人采用比兴手法,热情赞美瑶草(仙草)像碧玉一般可爱,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,激起人们的兴味,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。从第二句开始,则用倒叙的手法,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。“春入武陵溪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。这几句写词人春天来到“桃花源”,那里溪水淙淙,到处盛开着桃花,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。“我欲穿花寻路”三句,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,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,一吐胸中浩然之气,化作虹霓。这里,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,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。然而“只恐花深里,红露湿人衣”两句,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。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。

下片词人以丰富的想象,用“坐玉石、倚玉枕、拂金徽(弹瑶琴)”表现他的志行高洁、与众不同。“谪仙何处?无人伴我白螺杯”两句,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,无人陪他饮酒,言外之意,是说他缺乏知音,感到异常寂寞。他不以时人为知音,反而以古人为知音,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。“我为灵芝仙草”两句,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,“仙草”即开头的“瑶草”,“朱唇丹脸”指第三句“溪上桃花”。描述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,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。

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,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,似非食人间烟火者。词人以静穆平和、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,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,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,自己陶醉、流连于其中,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,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。